元重修文殊寺碑
时代:元代
尺寸:高126厘米,宽77厘米,厚25厘米
又名元太子碑,汉白玉质地,原立于肃南县祁丰乡文殊寺。碑头、碑座已失,仅存碑体。碑正面阴刻楷体汉字24行,背面阴刻回鹘文26行,边部雕刻忍冬卷草纹饰。汉字内容为喃大失太子(元泰定帝也松帖木儿之子)发愿重修文殊寺记事。回鹘文内容和汉文一致,相互对照。雕刻刀法道劲,文字隽秀。这既是弥足珍贵的回鹘文实物资料,也是研究裕固族的前身-甘州回鹘的重要史料。
回鹘原称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先祖。回鹘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的丁零部落,在北魏时是铁勒六部中的袁纥部。回鹘在隋代又称韦纥,唐代名回纥,直至公元788年,正式更名为回鹘,意思是“回旋轻捷如鹘”。回鹘文是一种音素文字,是在吸收了突厥文和粟特文的字母之后创制的。突厥文和粟特文都是源于阿拉米文字,回鹘文兼收了他们的优点,又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所以一经推行就流传开来。回鹘文共有18个辅音字母及5个元音字母,每个字母在词头、词中、词末会有不同写法。回鹘文由上至下拼写成列,列与列由左至右排,字体分印刷体和书写体。书写体分楷书和草书,楷书一般用于宗教经典,而草书则用于普通的文书。回鹘文最初书写时从右往左横写,之后改为从左往右竖写,一般以一到两个点作为标点符号。现存最后见到的回鹘文记录是1910年沙俄学者马洛夫在肃南县祁丰乡文殊沟发现的重抄于清康熙26年(1687年)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证明这种文字一直到17世纪仍在使用。我馆保存的重修文殊寺碑是元泰定3年(1326年),元朝太子喃嗒失发愿重修文殊寺的记事碑,回鹘文碑刻文献目前仅发现6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