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肃博,趣享端午”肃南县民族博物馆端午节主题亲子社教活动预告
发布时间:2024-05-30 | 浏览次数:187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食粽、挂艾草和菖蒲、栓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儿童走进博物馆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崇德向善,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肃南县民族博物馆6月6日晚19:00举办端午节主题亲子社教活动,期待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一、活动主题

“夜游肃博,趣享端午

二、活动时间

2024年6月6(周四)19:00

三、活动地点

肃南县民族博物馆

四、活动对象

5-12岁少年儿童40名

五、活动内容

1.画额

在孩子额头用雄黄蘸酒后画一”字,像是老虎额头的花纹,这种风俗称为画额,寄予着人们驱除邪魅的愿望。

2.沐兰汤(草药水)

沐兰汤又叫浴兰汤,是指端午节用的洗的草药水,此俗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这习俗在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有记载,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植物,需煎水沐浴,现代称之为药浴。

3.熏艾草

古人把端午节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采摘、悬挂艾草,艾草烟熏、以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

4.系五彩绳

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随水冲走的五彩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的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5.五毒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指五种动物,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中国古代有句老话: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前后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溢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就在端午节这一天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6.投壶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常玩的投掷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也是我国一种传统礼仪。

7.斗草

斗草又称“踏百草”、“斗百草”,是一种古代的民间游戏,斗草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南北朝时期,斗百草演变为端午节的民俗文化,端午节期间人们外出采药,以解暑驱毒,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还会用草进行比赛。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中记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

8.制作菖蒲艾草挂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9.制香囊

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

10.夜游博物馆

进一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和新的创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馆特推出端午节夜游博物馆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在奇妙夜中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肃南的历史沉淀与厚重。

六、报名方式

联系电话:13399363789   康老师

13993663670  安老师

或加入微信群报名

lQDPJwzNqs7T-13NCWzNBDywPpdtIcbkmNAGQ8m_KyeWAA_1084_2412.jpg

七、活动须知

1.本次活动仅限40组,名额有限,先报先得。

2.报名后,请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工作人员电话复核确认您的报名信息。

3.为保障活动正常开展,确认报名后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退出,否则将取消其参与其他活动的资格。

4.本次活动内容均为免费,参与活动的儿童和家长可着汉服、民族服装或者马面裙参加

5.请合理安排时间到达活动地点参与活动。


Copyright © 2024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4245号-1 甘公网安备62072102000138号 技术支持:世纪伟业